第十四章 基礎工程規劃
- 發布時間:2019-07-17 10:27
- 來源:
第一節 道路交通規劃
一、交通現狀分析
1、外部交通分析
池北區對外交通以公路為主,其次為鐵路和航空。公路交通方面,
通向長白山區域的長春至延吉高速公路已竣工通車,長春至松江河高
速靖宇段已建成,環長白山旅游公路已通車。G201(國道 201 線)、
S208(二桓線)、S207(和露線)、S204(圖和線)、S308(天松線)、
S309(長朝線)、S310(天沈線)等,干路公路基本為二級以上。池
北區駐地通往各村屯的道路多為林業專用線,池北區城區內部主要干
道包括濱河大街、白山大街、池北大街和橫貫城區的通暢路、圓池路、
新村東路、育村路等支路。區域內公路交通發達便捷。
鐵路交通方面,開通線路較少,可選擇性小;航空交通方面,池
北區距長白山旅游機場 60km,約 1 h 車程,交通十分便利。
濕地公園位于池北區城區東南部,北鄰圓池路,西鄰池北大街,
公園東鄰城市規劃建設的松花江大街,多為城市干道,外部交通優勢
明顯。
2、內部交通分析
濕地公園內部現有部分簡易道路,主要用于森林管護,部分道路
可通車,冬季積雪較厚,一些道路難以進入。總體來說現有道路基本
123吉林長白山堿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(2013-2018)
可連接濕地公園各功能區,但布局及道路狀況還有待完善。
二、規劃目標
1、外部交通
充分利用現有良好的對外交通條件以及池北區和整個長白山區
域正在建設和規劃建設的外部交通,本規劃對濕地公園外部交通不做
進一步考慮。
2、內部交通
根據濕地公園內的功能區劃、規劃對象的設置及地形情況等,結
合濕地公園內已有的道路交通,規劃建設聯接每個功能區或景區的景
觀路、游步道、木棧道等,形成道路環線,構建既具視覺韻律感又靈
活快速的游覽交通網絡。同時,根據游覽路線、游客集散等要求,確
定游覽道路的級別及主要功能,合理設置停車設施,做到內部車行與
外部交通良好結合,內部人行舒適、安全。
三、交通系統規劃
1、對外交通規劃
濕地公園內設置 1 個主、次入口各一個,其中主入口位于東北部
管理服務區,次入口位于西南部管理服務區,以方便管理工作人員日
常通勤。此外,結合池北區城市道路建設規劃,濕地公園可通過主入
口向外連接至天池路和圓池路,實現公園與城區的道路連通。
2、內部交通規劃
濕地公園內部交通以景觀路為骨架,內部主干路、次干路與游步
124吉林長白山堿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(2013-2018)
道、木棧道(具體工程見第十章第四節)相輔相成,形成安全便捷的
內部交通系統。
(1)景觀路
規劃建設景觀道路 1.60km,道路設計寬度為 9.00m,中間為車行
道,兩側為自行車道。車行路設計設計為柏油路,路面寬 5.00m,主
要用于電瓶車通行及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特殊用車通行路面。兩側自行
車道,建設寬度各為 2.00m,其路面由火山石灰渣鋪設,材質生態自
然,并可顯著降低建造成本。
景觀道路自東北—西南方向聯接公園主、次入口,建設過程中可
結合道路沿途區域的功能及場地條件,適度打造部分沿路生態景觀,
形成一個線性展示空間。
在濕地公園次入口及北入口設立自行車租賃點,便于城市居民休
閑游憩及濕地游覽之需,每一租賃點備有 25 輛自行車可供使用。
(2)主干路
沿宣教展示區邊界建設主干路,設計路面寬 4.00m,長度共計
1.90km,路面為柏油路。主干路和景觀路聯合構成濕地公園環線道路,
可通行電瓶車和消防車等。
(3)次干路
規劃建設次干路 2.40km,路寬 2.00m~3.00m,路面可考慮選用
石板路面或鵝卵石路面,主要用于聯接公園內景點。
(4)游步道
游步道設計應因地制宜、靈活設置,與周圍環境相融合,采用天
125吉林長白山堿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(2013-2018)
然生態材質,以木棧道和火山石灰渣路為主。其中,木棧道設計在宣
教展示區及保護區,設計寬度 1.50m,長度 2.30km;火山石灰渣路設
計寬度 1.50m,長度 0.65km。此外,結合游步道的分布情況,沿路設
置座椅等休憩設施,使游客行走之余體驗和觀賞濕地公園的不同美
景。
3、交通設施
規劃在東北部管理服務區建設停車場 1 處,面積 1880m
2
;在西
南部管理服務區內建設停車場 1 處,面積 1500m
2
。停車場建設應注
意與生態保護相結合,與周圍環境相融合,可采用草坪磚或石板鋪面,
避免過度硬化地面;停車場內可通過種植樹木形成分車帶,發揮綠化
遮蔭的功效。
4、交通工具規劃
按照游客規模規劃購置環保型電瓶車 25 輛,供游客參觀游覽使
用;購置廂式貨車和吉普車各 1 輛,用于公園開展日常管理工作。
第二節 給排水工程規劃
一、給水工程規劃
1、現狀
濕地公園內水資源較為豐富,水源為山溪水和地下潛水,水質較
好。區域內無常住人口,個別生產用水多由河水供給,區域內無市政
供水系統。
2、規劃內容
126吉林長白山堿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(2013-2018)
濕地公園屬池北區城市規劃區范圍內,園區內給水工程設置首先
應符合全區給水工程規劃總方向,在此基礎上,結合濕地公園各類用
水需求,遵循近期與中遠期結合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,科學、
靈活設置,以滿足園區實際用水需要。
規劃濕地公園內建設供水管網 2.23km,接入二道白河供水公司,
管網沿路埋地敷設,避開風景質量高的區域,保證供水安全可靠。
供水水源以池北區給水工程規劃的水源來源為主,同時,根據公
園內各區域區位條件,適度就近取水,并在取水點設置明顯標志,采
取保護措施,保障水源安全。
二、排水工程規劃
1、現狀
濕地公園內目前沒有專門的排水設施,雨水、生活污水及農田灌
溉水均為自由排放,未經處理直接由自然環境消化吸收,對環境造成
一定污染和破壞。
2、規劃內容
規劃濕地公園內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,雨水處理遵循
“高水高排,低水低排,就近排放”的原則,污水處理遵循分片收集,
集中處理的原則。
濕地公園內污水管網盡量利用地形高差重力沿路鋪設,結合濕地
公園內給水管網建設,采用管道收集匯入池北區污水干管,后排入污
水處理廠集中處理;雨水處理可通過布設雨水明渠或暗溝、排水溝等
方式,利用地形坡度就近排入附近水體或收集利用。
127吉林長白山堿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(2013-2018)
第三節 電力工程規劃
一、工程現狀
濕地公園周邊分布有地下電纜和架空兩種形式的 10KV 高壓線
路,線路沒有形成環網結構,絕大部分負荷為單電源供電。
二、規劃內容
為滿足濕地公園內生產、生活及服務設施的用電需求,形成運行
安全、使用可靠的供電系統,規劃在濕地公園內主要采用地埋電力電
纜供電,電力電纜沿道路一側或綠化帶設置,隨園區內規劃道路一并
建成。部分地上架線以及變壓器架設應選擇隱蔽處,避開風景透視線。
此外,規劃建設供電線纜 2.23km,在西南部管理服務區和合理利用
區北部次入口新建 2 座低壓配電器,建設 6 座變電箱,分別接入科普
宣教館、民俗文化廣場游客服務中心、濕地公園次入口,從而滿足濕
地公園日常管理及宣教工作用電需求。
第四節 電信工程規劃
1、工程現狀
濕地公園已處在移動和電信通訊網覆蓋范圍內,基本能夠滿足需
要。但公園區域內地下通信設施與城市道路缺乏統一規劃建設。
2、規劃內容
沿濕地公園規劃道路一側地埋敷設電信線路,使電話、電腦、有
128吉林長白山堿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(2013-2018)
線電視在同一光纜內傳輸到戶,實現綜合業務數字網。同時,建設無
線通訊網,使管理服務人員可通過手持對講機進行實時聯絡。
第五節 供熱工程規劃
濕地公園內管理局辦公樓、游客服務中心、科普宣教館等建筑內
供熱工程規劃,結合池北區分區規劃相關建設內容,將濕地公園供熱
納入區域集中供熱管網,統一供熱,此部分建設投資由市政解決,不
計入本規劃的投資估算中。
- 第一章 總論2019-07-17 10:17
- 第二章 基本情況2019-07-17 10:19
- 第三章 濕地資源2019-07-17 10:22
- 第四章 濕地公園建設的必要性...2019-07-17 10:23
- 第五章 總體布局2019-07-17 10:23
- 延邊州與長白山管委會暢談合...2016-12-14 12:00
- 2017長白山國際冰雪嘉年華活...2016-12-12 12:00
- “冰雪群英匯”產業高峰論壇舉行2016-12-10 12:00
- 首屆中國·吉林國際冰雪旅游...2016-12-10 12:00
- “冬季到吉林來玩雪”主題旅...2016-12-09 12:00